作者: 文平强

2014年6月14日《星洲日报》一则要闻报导—「林水豪(木旁)执教鞭传承文化—大马华人研究开山鼻祖」,而他的成就之作正是1984年出版的合着《马来西亚华人史》和1998年合编的《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三册)。报导也说,在这之前「大马并没有任何一本学术作品有系统性地记载与华人相关的事迹。也因为这样,国内外研究大马华人相关课题的学者,都必须参考这两本开山鼻祖的重量级着作,作为了解大马华人历史和角色定位的功课。」

报导有严重误导性成分,这显然是说大马华人研究仅仅始于1984年,经过30年后才建立起来,而推动这个过程是某一位学者在某某年出版的着作,从而即论断他便是这项研究领域的「开山鼻祖」。

本文旨在对此报导内容作出一些纠正,特别声明乃对事不对人。我在马大服务的34年期间,曾是林水豪(木旁)博士的同事,之后也代替他担任华社研究中心主任一职。

华人研究的历史进展

大马华人研究的萌芽是经过漫长的摸索和思考,经由一群人默默耕耘和累积的成果,逐而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这些人当中包括了英殖民的官员丶专业人士,和其他西方和本地的研究学人。

大马华人研究实可追溯至英殖民时代。在英殖民期间,统治当局一项必要的工作是针对不同族群进行观察和研究,而研究对像包括了华人社群。由于他们对华人感到陌生,因此迫切地需要了解华人的性格丶风俗丶文化等特征。1847年创办的《印度群岛及东亚学报》就成了当时主要的发表管道。翌年,新加坡华人余有进曾在此学报刊登有关新加坡华人的文章;而1876年毕麒麟亦发表了关于马六甲华人的文章。

此外,分别在1878年和1923年出版的《皇家亚洲学会海峡分会学报》及《皇家亚洲学会马来亚分会学报》也提供了更多发表华人研究的平台。1897年,新加坡一群受英文教育的华人菁英创办了由林文庆主编的《海峡华人杂志》季刊,直至1907年共出版了44期。该杂志亦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有助于华人研究往后的发展。二战前,也有一些着作出自于殖民官员丶商人丶写作人或游客之手。若干华人作品也曾出现在这些早期的报刊及杂志上。

早期较有份量的着作要数宋旺相在1902年出版的《新加坡华人历史一百年》;瑞天咸在1902年的着作中也有描述华人社会的情况此外。其他相关的资料有官方调查委员会的报告,例如在1908年及1924年由官方发布的两份鸦片调查报告;密德不洛克(S.M. Middlebrook)于1933年完成对吉兰丹不赖的研究等。英国人Spenser St. John丶Isabella Bird和Owen Rutter分别于1862年丶1883年及1922年的记录和游记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930年代,华人学者许云樵开拓了「南洋研究」,以研究海外华人移民与社会为重心。二战期间也出现了一些特别的研究报告,如两份有关投资及东南亚华人的汇款报告也分别于1942年和1943年出版。二战后,三部有关大马华人史的重要着作,分别为帕赛尔(Victor Purcell)丶许云樵及黄尧的作品,于1948年丶1961年及1967年相继问世。

此外,其他重要的着作包括了布赖特(W.L.Blythe)于1947年完成的马来亚华人劳工的研究丶密德不洛克于1951年发表对叶亚来的研究丶田汝康于1953年完成了砂拉越华人的报考丶T.K张(Chang Tsuen-Kung)于1954年出版关于北婆罗洲华人垦殖民与社群的论文丶E.L.陈(Tan Ee Leong)及费特曼(Maurice Freedman)于1953年和1959完成的华人银行业与银会之研究。华人新村成立后也成了研究对象,如E.H.G.Dobby丶Paul Markandan丶W.C.S.Corry及Ronald Stead都陆续在1952年至1955年间发表相关作品。

马来亚大学在1940年代成立于新加坡,并于1957年在吉隆坡设立分校,培养了一批学者积极地发展华人与历史研究,其中包括王赓武丶王麟根丶林昌耶丶苏瑞福等人。他们在1950至1970年间,发表了有关华人贸易丶锡矿丶橡胶业丶人口等相关的着作。而成立于1953年的南洋大学亦迎来了一组华裔历史学家对大马华人历史展开研究,而当时的领导人物是许云樵。数位南洋大学校友也纷纷从事华人研究,部分学者依然活跃至今。

1960年代后,大马华人研究在槟城理科大学丶华社研究中心丶拉曼大学丶南方学院丶新纪元学院和韩江学院等学府展开,当然也包括了留学台湾的学者丶本地的「民间学者」,以及欧美学者等。许多来自于学术界丶官方丶地方丶「民间研究者」丶自由撰写人丶华团和专业界等的相关着作都陆续出版,且研究范围日益广泛。

自1990年代开始有关于华人研究的定期学刊,例如华社研究中心的《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学刊》和新纪元学院以英文出版的华人研究学报。学术界和华团也举办了有关华人课题的研讨会,并且出版了潮州研究丶客家研究丶福建研究丶华人人口研究及华人对国家贡献等相关之研究论文集。至今,大马华人研究的范围不断被扩大,包括有东南亚与华人研究丶地方历史丶教育丶文化与信仰丶人物丶社团丶新村丶人口丶企业丶政治丶族群关系丶身份认同丶方言群丶峇峇社群丶华人移民丶语言与文学丶绘画丶媒体等。源于大型研究计划的作品包括《大马华人史与历史与人物》(中文)丶《华人人物志与马来西亚华人》(英文)丶《华人与国家建构》(中英文)及《槟城峇峇社群》等。

大马华人研究曾经走过一段漫长的发酵期,从中累计了相当丰硕的果实。但至今还没有特定的研究法门,故必须引用其他相关学科的概念丶理论丶分析模式等研究方法;研究仍有待强化其理论根底及深化其分析和诠释。

说大马华人研究有个「开山鼻祖」,是胡乱奏琴。即使有,也不可能由一位当代学者来担当,进而忽视和否认前人的贡献。评估一个人的学术成就以及贡献需要非常谨慎丶客观。叫人忧心的是,如果以一厢情愿的态度去赞扬某人,反而会带给被评估者不必要的尴尬。同样,对被评估者过度的赞扬,反而是对他不公平,且有损其名誉。在学术界,这个道理是基本的批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