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aged/owned by New Era Edu Sdn Bhd[201401008960 (1085038-D)]
马来西亚国家与社会的再造
编者 :祝家华、潘永强
出版社 :新纪元学院、南方学院、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
出版年份 :2007年11月
价格 :RM45.00
马来西亚的公民社会有相当久远的历史背景,自1980年代以来公民社会与非政府组织更颇受注目,甚至被视为政治转型的一股重要动力。本书收录1995年与2005年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两次公民社会研讨会的论文,除见证十年国情几经沧桑,也可为国家与社会的再造议题,积累反思与研究的参考。
目录
祝家华• 序:播种的公民社会
作者简介
潘永强• 绪论:解放社会活力 完善国家治理
第一篇 论述与动员
曾庆豹• 巨兽的重返——公民社会与公共论述
何启良• 路漫漫其修远兮:马来西亚国家机关、公民社会与华人社会
祝家华• 新殖民批判:扩大公共领域与影响国家机关——兼谈知识分子在公民社会中的角色
安焕然• 反的制衡与反的失落——大马社会与国家机关互动关系之探讨
陈允中• 国家、社区组织与市民运动:以“城市拓荒者”运动为例
游若金• 宏愿的宏愿:马来西亚的公民社会与华团
第二篇 理论与经验
邓正来• 市民社会与国家知识治理制度的重构——民间传播机制的生长与作用
陈光兴• 国家、民间、公民社会与政治社会:台湾经验的反思
顾忠华• 终身学习时代的公民参与——以台湾的社区大学为例
曾庆豹• 国家与上帝:施米特的政治神学
第三篇 国家与社会
何启良• 当前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公民社会困境的思考
祝家丰• 国家统合主义、巫统政治支配权与大马华团的政治参与:从抗衡到归顺之路
潘永强• 信仰仰或抗议:马来西亚非营利组织的募捐行为初探
庄迪澎• 中文媒体业、华人(公民)社会与文化领导权
第四篇 政策与治理
黄孟祚• “科学”林业的缺陷与工业和环境的失误——兼顾马来西亚木材认证制的偏差
陈美萍• 社区意识:建构马来西亚跨族群地方认同?
傅向红• 马来西亚的医疗产业发展——试析私营化政策下的国家与利益团体
第五篇 文化与认同
林开忠• 国家•文化:重新评价马来西亚国家文化与国家认同
庄华兴• 国家文学体制与马华文学主体建构:宰割与反应
郑文泉• 论联合政府的种姓化对公民正义感之戕害
郑庭河• 文化与国家之关系——多元文化环境
地址
电话号码
电邮
办公时间星期一至五:早上8:30至下午5:30(星期六、星期日及公共假期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