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aged/owned by New Era Edu Sdn Bhd[201401008960 (1085038-D)]
伍燕翎 教授 教授 yeanleng.ng@newera.edu.my
学历: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现代语文暨大众传播学院外文系文学博士 马来亚大学文学院东亚系硕士 马来亚大学文学院中文系荣誉学士
新纪元大学学院 (2003-)
ii. Centre for Extension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Tuanku Abdul Rahman
iii. Akademi Pengajian Bahasa, Universiti Teknologi MARA
客座教授,经济学院,日本创价大学 (1/4/2022-31/7/2022) 新纪元大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 (2/2018-) 新纪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高级讲师 (2015-1/2018) 新纪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讲师 (2004/7/1-2015) 拉曼大学研修部兼职讲师 (2008/1/12-2008/4/14) 新纪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兼职讲师 (2003/8/4-2003/11/16) 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助教 (2003) 马来西亚玛拉工艺大学语言中心兼职讲师 (2002)
文学与社会科学院院长 (1/6/2020-) 新纪元大学学院注册处副主任(教务组)(2/2018-15/6/2020) 新纪元大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 (1/2017-31/3/2020) 新纪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 (2011/10/1- 12/2016) 新纪元学院讲师代表 (2008-2010)
主编,《马来西亚人文与社会科学学报》 (2018-)
人力资源部HRDF TTT合格讲师 (2016-) 陈六使研究所与南洋大学史料中心联委会委员 (2018-)
廖文辉 教授 教授 bonhoi.lew@newera.edu.my
学历: 中国厦门大学博士 马来亚大学硕士 台湾国立台湾大学学士
廖文辉,马来西亚人,祖籍福建安溪。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毕,马来亚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中国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曾先后服务于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教总)以及母校尊孔独中,2003年开始任新纪元学院中文系讲师和高级讲师,2018年为副教授,2023年为正教授。2009年聘为中国华侨大学华侨华人文献资料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2010年在新纪元学院成立马来西亚历史研究中心,并担任中心主任;2019-2023年任东南亚学系系主任。曾参与中国之《世界华侨华人百科全书》、新加坡之Southeast Asian Personalitise of Chinese Descent: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和马来西亚之《马来西亚华裔人物志》的撰写,著有《马新史学研究的发展与嬗变(1800-1969)》(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22)、《马来西亚:多元共生的赤道国度》(台北:联经出版社,2019)、《许云樵评传》(新加坡八方国际出版社,2014)、《马新史学80年——从南洋研究到华人研究(1930-2009)》(上海三联,2011)、《华校教总及其人物(1951-2005)》(马来西亚,2006)、《华教历史与人物论集》(马来西亚,2006)等书;编著有《马来西亚史》;编有《三州府文件修集选编》(合编)《直凉华人志暨资料汇编》《张礼千文集》《许云樵来往书信集》《百年尊孔大事纪年稿》和《沈慕羽资料汇编》系列丛书,有约百篇学术论文发表于海内外期刊杂志。研究兴趣是东南亚史和华侨华人。
廖文辉,马来西亚人,祖籍福建安溪。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毕,马来亚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中国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东南亚学系和中文系教授、马来西亚历史研究中心主任、华侨大学华侨华人文献资料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研究领域为东南亚史和华侨华人。著有《马新史学研究的发展与嬗变(1800-1969)》(2022)、《马来西亚:多元共生的赤道国度》(2019)、《许云樵评传》(2014)、《马新史学80年——从南洋研究到华人研究(1930-2009)》(2011)、《华校教总及其人物(1951-2005)》(2006)、《华教历史与人物论集》(2006)等,并有近百篇论文发表于海内外。
A. 著作-编著
郑诗傧 副教授 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市场与行销部总监 shibin.tey@newera.edu.my
学历: 中国华中师范大学文学博士 中国华中师范大学文学硕士 马来亚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
莫顺宗 教授 校长;陈六使研究所所长;会计、管理与经济学院代院长 soonchong.mok@newera.edu.my
学历: 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学士 马来亚大学中文系硕士 马来亚大学东亚系博士
白伟权 博士 助理教授/系主任 weechuen.pek@newera.edu.my
学历: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地理学系学士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地理学系硕士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地理学系博士
B. 编著
D. 专书文章
(I) 具审查制度
(II) 不具审查制度
E. 书评 (具审查制度)
F. 研讨会文章
G. 翻译(具審查制度)
H. 其他 (报章专栏)
王淑慧 博士 副教授
shwuhuey.wong@newera.edu.my
学历: 中国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 中国南京大学中文硕士 台湾国立台湾大学文学士
科研项目
国内
王睿欣 博士 副教授
ruixin.wang@newera.edu.my
学历: 中国南开大学哲学博士 中国新疆大学哲学硕士 中国新疆师范大学法学学士
文平强 教授 学术主任 phinkeong.voon@newera.edu.my
学历: 英国赫尔大学博士 马来亚大学硕士 马来亚大学文学士
【专著】
【合编】
李锦兴 教授 副校长(企业发展) kamhing.lee@newera.edu.my
学历: 澳洲蒙纳士大学博士 马来亚大学历史学硕士 马来亚大学历史学学士
黄薇诗 博士 助理教授兼中文系系主任 郑良树汉学研究中心主任 waishee.wong@newera.edu.my
学历: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博士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硕士 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学士
刊于中国报副刊琥珀拾芥专栏(2021年) 黄薇诗《乡愁》,2021.2.9 黄薇诗《擂茶》,2021.2.23 黄薇诗《缅甸!暴力!镇压!》,2021.3.9 黄薇诗《公民》,2021.3.23 黄薇诗《我的自由被恶人自由收割》,2021.4.6 黄薇诗《危险的自由》,2021.4.20 黄薇诗《世界不必太整洁》,2021.5.4 黄薇诗《考试是公平的机会平等》,2021.6.1 黄薇诗《逃出马尔萨斯陷阱》,2021.6.15 黄薇诗《精英主义的诞生》,2021.6.29 黄薇诗《你只是政客的工具》,2021.7.13 黄薇诗《天道酬勤:优绩制的外衣》,2021.7.21 黄薇诗《权力使人腐败》,2021.8.10 黄薇诗《假民主的民粹主义》,2021.8.24 黄薇诗《通往极权主义之路》,2021.9.7 黄薇诗《汉娜阿伦特》,2021.9.21 黄薇诗《极端之恶的暴力》,2021.10.5 黄薇诗《极权统治下的“人格”的消失》,2021.10.19 黄薇诗《恶的平庸性》,2021.11.2
廖朝骥 博士 助理教授、媒体传播与影视演艺学院院长 siauchi.liaw@newera.edu.my
学历: 中国厦门大学国际关系专业博士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硕士 台湾政治大学哲学系文学学士
【硕士】廖朝骥(2003)。《物理学之后诸篇研究》附从者(Sumbebekos)的意义-困惑四(995b18-27,997a25-33)的分析及恰当的理解。未出版之硕士论文论文,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香港。
【博士】廖朝骥(2018)。马来(西)亚左翼政党发展与沿革:从大马计划到马印对抗(1961-1965)。未出版之博士论文,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厦门。
【编著】
【期刊】
【书评】
【报告】
【评论/序】
【编委】
【审稿】
国际
【马来西亚】
【评论】 •马来西亚国营电台Aifm 、8TV电视台、NTV7电视台、City Plus FM特约新闻时事评论员。
【专访】
【评审】
【电台】
【专栏】
【影视】
胡禄铭 副教授 乐龄服务与管理学院院长 lokemin.foo@newera.edu.my
学历: 马来西亚砂拉越大学社会服务荣誉学士 英国牛津大学社会政策管理循证理学硕士 英国卡利多尼安大学管理学哲学博士
Jamilah Mohamad and Edward Foo Loke Min. (eds.) 2015. University of Malaya Researcher's Handbook of Universities in China. Kuala Lumpur: University of Malaya Press (http://umexpert.um.edu.my/file/publication/00001107_132719.pdf last accessed on 23 December 2015)
Foo, L. M., Jiang, G.Y., Du, X, 2013, ‘China-Asean Prospects for 10 Years Ahead in Guanxi’ 胡禄铭,蒋工颖 &杜新2013, 中国-东盟新十年与广西机遇. China Economic Report. 中国经济报告, (10):95-98.
Foo, L. M., Asenova, D., Bailey, S. & Hood, J. 2011, ‘Stakeholder Engagement and Compliance Culture: An Empirical Study of 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 in Scotland’, Public Management Review. 13(5) pp.707-730 (ISI-indexed journal)
Foo, L. M. 2007. ‘Stakeholder Engagement in Emerging Economies: Considering the Strategic Benefits of Stakeholder Management in a Cross-cultural and Geopolitical Context’. Corporate Governanc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in Society. 7 (4) pp. 379-387 (SCOPUS-indexed journal)
Foo, L.M. & Asenova, D. 2006. ‘Stakeholder Engagement in Scottish Educational PFI Projects.’ in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Scottish Trade Union Research Network Conference, pp.52-61. (Book chapter)
Foo, L. M. 2007. ‘Third-World CSR and Third-Way CSR: In What Way Should Responsible Corporations Serve the World? in Hooker, J, (ed). Controversies in International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International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Series Vol. 3. Carnegie Bosch Institute, Pittsburgh. pp. 34-52 (Book chapter)
‘中国-东盟合作发展的战略机遇与挑战: 马来西亚的国际博弈’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术共同体会议,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7 June 2013 (As Speaker)
‘Stakeholder Theory and Chinese Businesses’, RMIT School of Management, held in Melbourne, Australia, 9 June 2010 (As Guest Speaker)
‘Stakeholder Theories and Stakeholder Engagement’, INSEAD-IBIS CSR Workshop, held in Fontainebleau, France, 17 May 2007 (As Panel Member of Roundtable Discussion)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for Instrumental Stakeholder Theory’, BAM Annual Conference, organized by the British Academy of Management, held in Warwick, England, 11-13 Sep 2007 (As Speaker)
‘Third Way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vs. Third World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4th International CSR Conference of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USA, held in Hong Kong, China, 22-24 Sep 2006 (As Speaker)
‘Stakeholder Engagement in Scottish Educational PFI’, 2nd Annual Postgraduate Conference, organized by Aberdeen University, held in Aberdeen, Scotland, 27-28 Jun 2006 (As Speaker)
‘Stakeholder Engagement in Scottish Educational 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 5th STURN Conference, organized by Scottish Trade Union Congress, held in Glasgow, Scotland, 2 Jun 2006 (As Speaker)
‘Two ends of Stakeholder Engagement’, 6th Annual Symposium, organized by European Academy of Business in Society, held in Milan, Italy, 11-12 Sep 2006 (As Speaker)
胡禄铭. 2011. 经济转型计划中的大蛋糕——有没华企的份?华研通讯第七期, 华社研究中心
胡禄铭. 2012. 剖析经济转型计划。 经济转型专栏,南洋商报 16-12-2011
胡禄铭. 2012. 参考英国私人主导融资经验:私人主导融资。经济转型专栏,南洋商报20-12-2011
胡禄铭. 2012. 给华商的行动建议:私人主导融资——华商靠自己。经济转型专栏,南洋商报03-01-2012
胡禄铭. 2012. 通过PFI促进私人投资。经济转型专栏,南洋商报10-01-2012
胡禄铭. 2012. 大吉隆坡重要性在哪里?经济转型专栏,南洋商报03-06-2012
胡禄铭. 2012. 油气与能源领域的发展。经济转型专栏,南洋商报06-07-2012
胡禄铭. 2012. 衔接人与人化成商机。经济转型专栏,南洋商报02-09-2012
胡禄铭. 2014. 一个大马梦和中国梦。马中视窗专栏,南洋商报05-08-2014
胡禄铭. 2014. 中国对虚热经济保持警惕。马中视窗专栏,南洋商报15-07-2014
胡禄铭. 2014. 中国消费拉动投资。马中视窗专栏,南洋商报19-08-2014
胡禄铭. 2016. 马中合作可推动新型城镇化。名家专栏,东方日报 17-12-2016
胡禄铭. 2017. 城镇发展不宜过快过大。名家专栏,东方日报 12-01-2017
胡禄铭. 2017. 城市化还需以人为本。名家专栏,东方日报 17-02-2017
胡禄铭. 2017. 如何应付中对外投资政策性大跌? 言路,星洲日报19-04-2017
胡禄铭 2011-2017 (ed) 主编《华商与经济转型系列》南洋商报/华社研究中心:
系列280:中国大市场不容忽视 | 22-05-2017 系列279:提升生产力推动增长引擎 | 15-05-2017 系列278:政策资本齐拼高生产率 | 08-05-2017 系列277:平等规划教育提升生产力 | 01-05-2017 系列276:大马的通胀率与消费力(下)国人储蓄续缩水 | 24-04-2017 系列275:景气低迷牵制消费 | 17-04-2017 系列274:中国消费转型撑经济 | 10-04-2017 系列273:转型突破瓶颈 中小企业伺机进军海外 | 03-04-2017 系列272:生产力带动贷款与经济 | 27-03-2017 系列271:平衡发展房地产利经济 | 20-03-2017 系列270:带动技术转移和创新 扩大开放加速引进外资 | 13-03-2017 系列269:提高投资率加强竞争力 | 06-03-2017 系列268:中国红色资金5大忧虑 | 27-02-2017 系列267:最大贸易伙伴和投资国 中国拉动东盟4领域 | 20-02-2017 系列266:中国资金在东盟吃重 | 13-02-2017 系列265:互联网用户占人口68% 网络渗透促进电商 | 06-02-2017 系列264:新商业模式:共享经济 | 31-01-2017 系列263:外围利淡左右资金动向 外资持债高成定时炸弹 | 23-01-2017 系列262:货币急贬经济恐衰退 | 16-01-2017 系列261:搭上数码经济列车 推动共享经济刻不容缓 | 09-01-2017 系列260:千禧新生代 共享经济重要推手 | 03-01-2017 系列259:拓绿色行业商机大 | 19-12-2016 系列258:责任企业 推广环保 绿色经济大势所趋 | 12-12-2016 系列257:每秒钟出现新网购者 东南亚电商潜能大 | 05-12-2016 系列256:有利民生经济 带动行业升级 军民通用科技缔双赢 | 28-11-2016 系列255:为政府财政紧缩买单 公共医保处于紧张状态? | 21-11-2016 系列254:成为先进国标准 福利国惠及全民 | 14-11-2016 系列253:稳定发展面对环球竞争 适时调节市场经济 | 07-11-2016 系列252:潜在商机无限 流动商务未来王道 | 31-10-2016 系列251:经济转型关键 技职教育任重道远 | 24-10-2016 系列250:快捷物流为电商添翼 | 17-10-2016 系列249:网络发达走入生活 电子商务势不可挡 | 10-10-2016 系列248:投资绩效创双赢 金融衍生品避险升温 | 03-10-2016 系列247:完善公交系统带动经济 | 26-09-2016 系列246:中国旅客出国求医成趋势 瞄准高价医疗旅游市场 | 19-09-2016 系列245:密集行销 跨境结盟 促进医疗旅游 | 12-09-2016 系列244:花费比一般出国高6倍 医疗旅游含金量高 | 05-09-2016 系列243:强化智慧资本提升绩效 | 29-08-2016 系列242: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创新 | 22-08-2016 系列241:第11大马计划制定策略 产能创新化为国富 | 15-08-2016 系列240:大马创新力傲视东南亚 | 08-08-2016 系列239:整体效率低下 损企业竞争力 政府参商适得其反 | 01-08-2016 系列238:推动公共改革 小政府大效率 | 25-07-2016 系列237:提升人力资本 留住人才 | 18-07-2016 系列236:牵动经济发展之手 扩大熟练劳力规模 | 11-07-2016 系列235:构建研发与经济模式 绩效评估影响创新系统 | 04-07-2016 系列234:提升国际竞争力 创新系统经济增长引擎 | 27-06-2016 系列233:优惠福利须有限制 重塑系统打造高效平台 | 20-06-2016 系列232:世界遗产创庞大经济效益 古迹文化游不输邻国 | 13-06-2016 系列231:做好监管吸引外资 | 06-06-2016 系列230:推进经济转型目标 外来直接投资角色吃重 | 30-05-2016 系列229:收270亿却削减预算案 消费税去向受关注 | 23-05-2016 系列228:栽培知识型员工 提高国家生产力 教育开销省不得 | 16-05-2016 系列227:重返亚洲战略 美积极主导跨协 | 09-05-2016 系列226:收入追不上屋价 房地产加重家债 | 25-04-2016 系列225:亚洲负债激增慎防经济失衡 大马需监管家庭债务 | 18-04-2016 系列224:科技与创新 牵动经济增长 | 11-04-2016 系列223:东盟-中国文化交流 日趋密切 | 04-04-2016 系列222:提升经济指标与人均收入 大马晋高收入国不是梦 | 28-03-2016 系列221:中国东盟共建蓝色经济区 福建拓双边海洋合作 | 21-03-2016 系列220:21世纪海上丝路核心区 福建要当东盟桥梁 | 14-03-2016 系列219:迈向高收入国 贸易自由势在必行 | 07-03-2016 系列218:确保最佳共同利益 企业结构应以人为本 | 29-02-2016 系列217:中国—东盟信息港 3发展方向推经济 | 22-02-2016 系列216:中国—东盟信息港 共建信息海上丝路 | 15-02-2016 系列215:完善制度加强竞争 避免脆弱中产返贫 | 01-02-2016 系列214:提高消费带动内需 中产阶级撑经济 | 25-01-2016 系列213:控制通胀应对全球化 实现人民经济 | 18-01-2016 系列212:积累与利用资本促进经济 财政赤字阻碍人民经济 | 11-01-2016 系列211:善用智慧资本 走向知识型经济 | 04-01-2016 系列210:我国晋“去工业化”阶段 攀上高价值链服务业 | 28-12-2015 系列209:取代工业具独特价值 服务业助打造先进国 | 21-12-2015 系列208:互联网掀电商热潮 | 14-12-2015 系列207:均衡发展发掘各州优势 优质城市化晋高收入国 | 07-12-2015 系列206:缺乏道德伦理 不健康增长代价大 | 30-11-2015 系列205:富 如何定义? | 23-11-2015 系列204:当工厂变服务柜台 你准备好了吗? | 16-11-2015 系列203:思维与方针转型 中小企须扩大出口 | 09-11-2015 系列202:享有特定税务减免 跨协助扩展海外销售 | 02-11-2015 系列201:发展至关重要一环 国家兴衰系于教育 | 26-10-2015 系列200:中国狂撒巨资满足需求 亚投行钱进东盟基建 | 19-10-2015 系列199:消费税 令吉贬 双冲击 人民苦 | 12-10-2015 系列198:令吉贬值激起千层浪 裁员潮再起就业更渺茫 | 05-10-2015 系列197:接近30%爆发点 令吉狂贬 金融风暴重临? | 28-09-2015 系列196:善用资源 打造新能源契机 | 21-09-2015 系列195:缓和原料价格波动冲击 减少依赖石油转型上策 | 14-09-2015 系列194:家庭收入相差3倍 城富乡穷转型绊脚石 | 07-09-2015 系列193:谁是穷人? | 03-09-2015 系列192:7943亿仍属温和水平 大马外债未亮红灯 | 24-08-2015 系列191:降低利率和汇率风险 妥善管理公债防患未然 | 17-08-2015 系列191:庞大国债 全球隐忧 | 10-08-2015 系列189:贫富悬殊严重 大马中产家庭仅占20% | 03-08-2015 系列188:大马华裔最富有? | 27-07-2015 系列187:房屋让人欢喜 让人忧 | 20-07-2015 系列186:关注国家问题和社会现象 大马新群体运动崛起 | 13-07-2015 系列185:非政府组织参与区域治理 公民社会共治时代来临? | 06-07-2015 系列184:政府应改变思维 让全民监管公共事务 | 29-06-2015 系列183:中小企业 应变通迎战新局 | 22-06-2015 系列182:市场开放 竞争激烈 中小企迎战全球化困境 | 15-06-2015 系列181:海外华人应赶搭 “一带一路”契机 | 08-06-2015 系列180:多管齐下 缩小贫富差距 | 01-06-2015 系列179:普通人捡拾富人面包屑 贫富分配不均扭曲经济发展 | 25-05-2015 系列178:攫取全球化 城市化 数码海啸商机 | 18-05-2015 系列177:全球化 城市化 数码海啸 大马是游泳或溺水 | 11-05-2015 系列176:85富豪占世界过半财富 全球贫富悬殊成烫手山芋 | 04-05-2015 系列175:监管系统须完善严谨 中小企品管挑战大(完结篇) | 27-04-2015 系列174:平均贡献经济逾30% 中小企业实力不容小觑 | 20-04-2015 系列173:牵动内需与就业 航空经济效益举足轻重 | 13-04-2015 系列172:航空业4高隐忧 | 06-04-2015 系列171:城镇化催升便利店商机 | 30-03-2015 系列170:全方位应对消费税 | 23-03-2015 系列169:危机还是颠簸? | 16-03-2015 系列168:服务经济(下)—工业服务化催生外包 | 09-03-2015 系列167:服务经济(上)全球走向服务经济 | 02-03-2015 系列166:中国-东协跨境电子商务之路(下)AEC贸易质的飞跃 | 23-02-2015 系列165:跨境电子商务发力(上篇) | 16-02-2015 系列164:零售市场大剖析(下)杂货店转向现代化 | 09-02-2015 系列163:零售市场大剖析(上)东协零售业增长潜能大 | 02-02-2015 系列162:21世纪海上丝路经济列车 | 26-01-2015 系列161:找出超级服务业 | 19-01-2015 系列160:强打服务业创高薪 | 12-01-2015 系列159:生活成本vs素质 | 05-01-2015 系列158:中国-东协造高铁丝路 | 29-12-2014 系列157:旅游经济牵动百业 | 22-12-2014 系列156:我国退休计划(下)国人退休储蓄意识提高 | 15-12-2014 系列155:我国退休计划(上)半数国人5 年耗尽公积金 | 08-12-2014 系列154:四个经济三角(下)资本系统比上不足 | 08-12-2014 系列153:四个经济三角(上)检视人力与科学实力 | 24-11-2014 系列152:慎防通胀高消费低投资少 | 17-11-2014 系列151:消费税时代的内需与通胀(上)实际消费力正萎缩 | 10-11-2014 系列150:中国东协贸易升级机遇 | 03-11-2014 系列149:反洗黑钱(下)善良民众随时成帮凶 | 27-10-2014 系列148:反洗黑钱(上)黑色产业全民公敌 | 20-10-2014 系列147:转型摆脱中等收入陷阱 | 13-10-2014 系列146:别为虚荣盲目消费 | 06-10-2014 系列145:马航浴火重生(下)马航3次改组前车之鉴 | 29-09-2014 系列144:马航救或不救? | 22-09-2014 系列143:托儿服务不完善 劳动市场损失的根源 | 15-09-2014 系列142:7000万人口的迷思 | 08-09-2014 系列141:政府转型计划(下)先进国不是梦 | 01-09-2014 系列140:政府转型计划(上)先进国目标在望 | 25-08-2014 系列139:伊拉克乱局牵动油价(下)补贴压力加重 | 18-08-2014 系列138:伊拉克乱局牵动油价(上)国际油市机制可应变 | 11-08-2014 系列137:如何解决贫富悬殊? | 04-08-2014 系列136:居者有其屋遥不可及? | 30-07-2014 系列135:马华施政框架建议 | 21-07-2014 系列134:退休人士就业利与弊 | 14-07-2014 系列133:教育素质牵制经济 | 07-07-2014 系列132:大学毕业等于失业? | 30-06-2014 系列131:东南亚迈向世界工厂 | 23-06-2014 系列130:消费税机遇挑战并存 | 16-06-2014 系列129:消费税势在必行(下)应考虑富人税及暴利税 | 09-06-2014 系列128:消费税势在必行(上)借镜日本消费税 | 02-06-2014 系列127:招揽中东资金好处多 | 26-05-2014 系列126:大马房地产发展前景(下)打房措施未奏效 | 19-05-2014 系列125:大马房地产发展前景(上)房价为何飙涨? | 12-05-2014 系列124:加盟全球价值链(下)贸易兴衰环环相扣 | 05-05-2014 系列123:加盟全球价值链(上)发展中国家的喜与忧 | 28-04-2014 系列122:大马航空服务业前景(下)廉航化危为机 | 21-04-2014 系列121:大马航空服务业前景(上)911恐袭拖垮航空业 | 14-04-2014 系列120:乌克兰与俄国纷争(下)乌俄纷争影响油价 | 07-04-2014 系列119:乌克兰与俄国纷争(上)乌俄外交关系密切 | 31-03-2014 系列118:检视全球贫富悬殊(下)税务结构纰漏多 | 24-03-2014 系列117:检视全球贫富悬殊(上)如何实现永续增长? | 17-03-2014 系列116:美元黄金攻防战 | 10-03-2014 系列115:强化经济应对货币贬值 | 03-03-2014 系列114:改变政策提高女性就业 | 22-02-2014 系列113:女性劳动力停滞 | 19-02-2014 系列112:劳动市场定成败(下)不成熟转型导致职高薪低 | 10-02-2014 系列111:劳动市场定成败(上)就业率反映经济实况 | 05-02-2014 系列110:房产泡沫将爆破? | 27-01-2014 系列109:经济动力(下)通胀加剧消费力萎缩 | 20-01-2014 系列108:经济动力(上)内需经济萎缩中 | 14-01-2014 系列107:金融危机(下)家债国债如计时炸弹 | 06-01-2014 系列106:金融危机(上)公债还是私债惹的祸? | 31-12-2013 系列105:需要与想要(下)腐败病毒击垮经济 | 23-12-2013 系列104:需要与想要(上)债务膨胀 政府效率偏低 | 16-12-2013 系列103:ETP 降低失业率 | 09-12-2013 系列102:马中关丹产业园提升经贸合作 | 02-12-2013 系列101:罪案滋扰国家经济(下)经济vs罪案 | 25-11-2013 糸列100:罪案滋扰国家经济(上)治安不靖冲击发展 | 18-11-2013 系列99:大马与新兴国家抢外资 | 11-11-2013 系列98:永续增长靠制度改革 | 04-11-2013 系列97:油价动荡(下)石油减产是经济衰退祸首 | 28-10-2013 系列96:油价动荡(上)叙利亚局势如何刺激油价? | 27-10-2013 系列95:贫富两极化(下)重新思考济富政策 | 14-10-2013 系列94:贫富两极化(上)贫富不均全球蔓延 | 07-10-2013 系列93:转型能否弥合差距? | 30-09-2013 系列92:经常账危机(下)再平衡解结构问题 | 23-09-2013 系列91:经常账危机(上)外资退潮暴露结构问题 | 17-09-2013 系列90:木材出口(下)中国价廉威胁大马 | 09-09-2013 系列89:木材出口(上)木材业展现新契机 | 02-09-2013 系列88:捷运高铁发力(下)二线城市房产看涨 | 26-08-2013 系列87:捷运高铁发力(上)产业火红利商惠民 | 19-08-2013 系列86:服务业为先进国奠基 | 12-08-2013 系列85:东协经济社区(AEC)(下)各国差距大 统一是梦想? | 05-08-2013 系列84:东协经济社区(AEC)(上)经济一体化价值与挑战 | 29-07-2013 系列83:SWOT救活棕油业 | 22-07-2013 系列82:基建发展(下)马新高铁催旺周遭经济 | 15-07-2013 系列81:基建发展(上)建筑产业提升带动经济 | 08-07-2013 系列80:如何提高生产力(下)打造强大现代服务业 | 01-07-2013 系列79:如何提高生产力(上)开放市场果实丰硕 | 24-06-2013 系列78:贪婪与道德须平衡 | 18-06-2013 系列77:人口老化挑战(下)各式政策应对人口失衡 | 10-06-2013 系列76:人口老化挑战(上)延长退休舒缓家庭压力 | 03-06-2013 系列75:欧盟法令冲击木材家具业? | 27-05-2013 系列74:区域自贸协议(下)大型自贸协议急不来 | 20-05-2013 系列73:区域自贸协议(上)通往全球多边贸易 | 13-05-2013 系列72:最低薪制危与机 | 06-05-2013 系列71:槟城经济新浪潮(下)学习韩国重塑品牌 | 30-04-2013 系列70:槟城经济新浪潮(上)自由港+服务业=竞争力 | 23-04-2013 系列69:服务业临分岔路口 | 16-04-2013 系列68:中国梦,亚洲痛? | 09-04-2013 系列67:槟城恢复自由港(下)自由港利大于弊 | 02-04-2013 系列66:槟城恢复自由港(上)免税效益不可小觑 | 26-03-2013 系列65:妇女人力市场参与不足(下)多管齐下让妇女重回职场 | 19-03-2013 系列64:妇女人力市场参与不足(上)掉队女性太多 | 12-03-2013 系列63:绿色经济永续发展关键 | 05-03-2013 系列62:经济不平等 发展绊脚石 | 26-02-2013 系列61:全球服务贸易趋势VS商机 | 19-02-2013 系列60:华人人才流失(下)对症下药留住人才 | 05-02-2013 系列59:华人人才流失(上)外国月亮比较圆? | 29-01-2013 系列57:费用低廉沟通无碍 医疗旅游卖点突出 | 22-01-2013 系列56:特区推动经济脉搏 | 15-01-2013 系列55:商业化农业华裔成先锋 | 08-01-2013 系列54:新农业重新定位 | 01-01-2013 系列53:美房市回温 大马木业趁势进攻 | 25-12-2012 系列52:华人清真食品认证困境 | 18-12-2012 系列51:主题公园推高旅游消费 | 11-12-2012 系列50:打造威省金融中心华商受惠 | 04-12-2012 系列49:经济转型存在价值(下篇)推动第三波结构转型 | 27-11-2012 系列48:经济转型存在价值(上篇)从工业化到去工业化 | 20-11-2012 系列47:商业服务经济升级 | 13-11-2012 系列46:依职场所需培育专才 | 06-11-2012 系列45:通讯发展软硬兼施 | 30-10-2012 系列44:迅扩教育体系培育多方人才 | 24-10-2012 系列43:打造区域教育枢纽 | 16-10-2012 系列42:批发零售业转型在望 | 09-10-2012 系列41:重点发展医疗旅游 | 02-10-2012 系列40:农业转型 赶搭需求大势 | 25-09-2012 系列39:发掘农业增值潜能 | 18-09-2012 系列38:官私合作 发掘医疗商机 | 11-09-2012 系列37:人口老化 保健业商机无限 | 04-09-2012 系列36:助零售业转型 百货业出国抢滩 | 28-08-2012 系列35:3 大主题推动批发零售业 | 14-08-2012 系列34:全球再生能源出口商机 | 07-08-2012 系列33:释放绿色经济潜能 | 31-07-2012 系列32:回教金融 市场新势力 | 24-07-2012 系列31:捷运系统 解决交通拥挤 | 17-07-2012 系列30:大吉隆坡乘数效应 | 10-07-2012 系列29:专注改善资金市场体制 | 03-07-2012 系列28:金融服务健全惠及全民 | 26-06-2012 系列27:发达通讯 先进国必备条件 | 19-06-2012 系列26:回教金融契机(下) 共同创造与分享盈利 | 12-06-2012 系列25:回教金融契机(上):大马希望无限 | 05-06-2012 系列24:杂货店转向何方? | 29-05-2012 系列23:开拓网络无限商机 | 22-05-2012 系列22:旅游业发展策略 | 15-05-2012 系列21:出口导向工业推升经济 | 08-05-2012 系列20:电子业靠增值脱困境 | 01-05-2012 系列19:服务品质定虚拟商场成败 | 24-04-2012 系列18:大吉隆坡 高铁系统 | 17-04-2012 系列17:发光二级管商机无限 | 10-04-2012 系列16:政府致力发展发光二级管上游工业 固态照明占据优势 | 03-04-2012 系列15:我国人力资本的困境与商机(二) 技能培训创商机 | 27-03-2012 系列14:我国人力资本的困境与商机(一)缺人力影响经济 | 20-03-2012 系列13:掌握棕油产品风向 | 13-03-2012 系列12:太阳能契机多 | 06-03-2012 系列11:大马着重太阳能转型 | 28-02-2012 系列10:杂货店转型寻出路 | 21-02-2012 系列9:大吉隆坡可行性待商榷 | 14-02-2012 系列8:棕油业转型问题待克服 | 07-02-2012 系列7:棕油业转型商机无限 | 31-01-2012 系列6:电子与电器业商机与挑战 科技转移加强优势 | 23-01-2012 系列5:电子与电器业转型计划 鼓励外资设半导体厂 | 17-01-2012 系列4:胡禄铭:通过PFI促进私人投资 | 10-01-2012 系列3:胡禄铭:给华商的行动建议 私人主导融资 华商靠自己 | 03-01-2012 系列2:胡禄铭:参考英国私人主导融资经验:私人主导融资PFI | 20-12-2011 系列1:胡禄铭:南洋商报携手华研 剖析经济转型计划 | 16-12-2011
黄裕端 助理教授
yeetuan.wong@newera.edu.my 学历: 澳洲国立大学历史博士 澳洲五龙岗大学历史硕士 澳洲塔斯玛尼亚大学历史学士
【硕士】《海外华人(台湾、香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在越南的投资》,卧龙岗大学历史系1997年硕士学位论文,李塔娜教授指导。 MA: Th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f Overseas Chinese (from Taiwan, Hong Kong, Singapore, and Malaysia) in Vietnam: Magnitude, Reasons, Trend, and Implication, 1991-1995
【博士】《槟城五大家族的崛起与没落》,澳洲国立大学历史系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李塔娜教授指导。 PhD: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Big Five of Penang and their Regional Networks, 1800s – 1900s.
‘The Penang’s Baba Businesses and Networks: From Regional Dominance to Disintegration and Resurgence/Disappearanc’, in ed. Leo Suryadinata, Peranakan Communities in the Era of Decolon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Singapore: Chinese Heritage Centre and NUS Baba House. 2014 “槟城的Baba业务和网络:从地区主导地位到瓦解与复兴/消失”载于《非殖民化和全球化时代的土生华人社群》
‘Loh Boon Siew’ in ed. Leo Suryadinat, Southeast Asian Personalities of Chinese Descent: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ISEAS Singapore, 692-694. 2012. “骆文秀” 载于《东南亚华裔人物:传记字典》
‘Penang’s Big Five Families and Southern Siam during the Nineteenth Century’, in ed. Michael J. Montesano and Patrick Jory, Thai South and Malay North: Ethnic Interactions on a Plural Peninsula, Singapore: NUS Press, 2008, 201-213. (Also available in Thai language) “十九世纪的槟城五大家族和南部暹罗” 载于《泰南和马来北部:多元半岛上的族群互动》
‘19 世紀檳城區域:五大姓福建商人網絡的角色與功能’ (19th-century Penang Region: The Role and Function of the Big Five Hokkien families’ Mercantile Networks), a talk presented at the Penang Seminar 2019: When the Wind of the Sinophone Blows (華夷風起:檳城文史研習營), 8 July to 13 July 2019.
‘Straits Settlements Colonial Records: Reconstruction of Business History of the Penang’s Big Five Hokkien Families’, a talk presented at Fujianese Cultural Research Group of Zhong Hua Research Centre, University of Tunku Abdul Rahman, Kampar Campus, Perak, 31 October 2018. “海峡殖民地记录:槟城五大家族商业史的重”
‘Research on Penang’s Chinese Business History: English Colonial Sources’, a talk presented for Wacana Penyelidikan Sejarah 2018 organized by the Universiti Sains Malaysia, 24 September 2018. “槟城华人商业史研究:英国殖民资料”
‘The Rise of Singkeh Chinese Businessmen and Their Business Networks in Penang, 1900s – 1960s’, a talk presented at the symposium on "Exploring history of Penang as a port city" – organized by Yale-NUS College and Penang Heritage Trust, 24-25 April 2018. “新客华商及其商业网络在槟城的崛起,1900年代 – 1960年代”
‘Business Networks and Business Ascendancy of the Hokkien Merchants in the 19th-century Penang Region’, a talk presented to post-graduate students at Universiti Utara Malaysia, Kuala Lumpur campus, 18 March 2018. “19世纪槟城区域福建商人的商业网络和商业优势”
‘Mercantile Networks and Economic Ascendency of the Hokkien Merchantsin the 19th-century Penang Region’, a talk presented at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Maritime Southeast Asia from Historical Perspective, CSEAS, Kyoto University, December 23, 2017. “19世纪槟城地区福建商人的商业网络和经济优势”
‘Baba Hokkien Merchants and Kian Teik Tong: Socioeconomic Dominance and Political Influence in the 19th-century Penang and Its Region’, 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cret Societies and Popular Movements in Chinese and Southeast Asian History” University of Macau, 17-19 December 2014. “峇峇福建商人和建德堂:19世纪槟城及其区域的社会经济主导地位和政治影响”
‘Penang’s Baba Businesses and Networks: From Regional Dominance to Disintegration and Resurgence/Disappearance’, 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eranakan Communities in the Era of Decolon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co-organized by Baba House (NUS), Chinese Heritage Centre, and National Library Singapore on 27th September, 2013. “槟城的Baba业务和网络:从地区主导地位到瓦解与复兴/消失”
Resource person for the members of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Museum Society Tour in George Town, a 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 from 9 to 12 September 2012. “香港大学博物馆学会乔治城之旅成员的顾问”
‘Penang’s Chinese Diaspora: Baba Hokkiens, Big Business, Kongsis, and Regional Networks, 1800s – 1900s’, a lecture delivered to 2012 Fulbright U.S. Scholars to Penang at Penang Heritage Trust in July 2012. “槟城华人:峇峇福建,大商业,公司和区域网络,1800年代至1900年代”
‘Penang Hokkien Merchants and Indian Ocean’, a paper presented for the Nalanda-Sriwijaya Lecture Series, organized by Nalanda Sriwijaya Cent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ISEAS), Singapore on 14 March 2012. “槟城福建商人和印度洋”
‘The Big Five Families in Penang, 1830s-1890s’, 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n ‘The Second Water Frontier Workshop’, organized by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the Chinese Southern Diaspora of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in Phuket, Thailand, on 18-19 February, 2006. “槟城的五个大家族1830年代至1890年代”
‘Penang’s Big Five Families and Southern Thailand’,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A Plural Peninsula: Historical Interactions among the Thai, Malays, Chinese and Others’, organized by Asia Research Institute of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Regional Studies Program of Walailak University, and Institute of Asian Studies of Chulalongkorn University, Thailand on 5-7 February 2004. “十九世纪的槟城五大家族和南部暹罗”
论文(会议)
作品
影像创作:
获奖记录
黄诗杰 博士 助理教授 szechieh.ng@newera.edu.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