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学系

新纪元首页 > 文学与社会科学院 > 中国语言文学系 > 【系友访谈系列《在中文里发光》人物专访——高慧铃】

【系友访谈系列《在中文里发光》人物专访——高慧铃】

高慧铃,新纪元中文系毕业生,三三出版社创办人。

  1. 问:你认为中文之用,除了发挥于文教界,企业界又如何?
    答:企业界聘请中文人才的情况我不太了解,但我们可以从一些侧面看出中文的经济价值,如:许多不谙中文的企业老板想要学习中文、国际学校开办中文班并且有不少学生报读或被父母要求报读、产品文案以中英双语印刷等,这些都可以推敲出中文的价值走高。

    三三出版社偶尔也会接到一些案子,如翻译、产品包装(从品牌命名、文案到设计),这些都说明企业界有考虑中文使用者的需求,而添加了中文文案的产品,甚至会予人“产品销路更广”的感觉。
     
  2. 问:有人说将来是影像的时代,如果说将来也同时是文字的时代,你认同吗?
    答:认同。我们在社交媒体大量阅读和使用文字,表达想法和内心感受,文字是日常的一部分,而且影像里也有文字啊。
     
  3. 问:作为文字工作者,同时是中文教育工作者的你,对时下年轻人因为难考A或其他因素而放弃报考华文的学子,有何想要分享的话?
    答:考或不考华文,本来只是个人选择,不考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在马来西亚,则另当别论。推荐大家阅读廖文辉老师的《马来西亚史》。

    若因功利因素打算放弃报考华文,那何不换个想法:既然这么难考都能考到A,这个A不是来得更有价值吗?你必须掌握多项能力,才能把华文考好的,不也更能证明,你比那些不考华文的考生更有优势吗?

    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做一件事,就不轻易被人掌控命运(被消灭);知道困难却不退缩,才是强者的风格。(人家的目标是要消灭你,你要争气啊!)
     
  4. 问:经营一家出版社的难度在于哪里?在困难时候,是什么信念/信仰支撑你继续做下去?
    答:三三是自费出版社,即按照作者或客户的预算、想法来制作一本书。

    困难,好像谈不上;困境或困扰,倒是不少。

    经常遇到的情况就是,委托人喜欢比价,要求估算不同规格的书,却不肯透露预算多少。报价后才发现,他们的预算远低于最低规格的报价。大量的报价,多数是做不成的,白忙一场而已,耗损了大量可以花在制作书的时间和精力。

    作为一家新的出版社,除了相熟的朋友,一般客户可能会质疑我们的实力。这种不信任,会影响案子的多寡和质量,也会影响我们持续的动力。但还好很多作者或委托人都是相当有水平的,放手让我们做,不干涉太多。这些信任,才是我们持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