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aged/owned by New Era Edu Sdn Bhd[201401008960 (1085038-D)]
办学理念
中文系是新纪元大学学院于1998年创办时首先开设的科系之一。本系秉承学院“多元开放,成人成才;源自社会,回馈社会”的办学理念,以发扬中华文化及学术为宗旨。本系拥有专业的师资团队,领域多元,涵盖古典文献学、古典文学至现当代文学,兼备本土汉学研究与马华文学研究。
本系旗下拥有中华研究硕博学位课程、中文(荣誉)学士课程及中文传播基础课程。
中华研究硕博学位课程主要涵盖传统汉学及汉文化区域的种种相关课题,并又以东南亚华人研究、马华文学和文化见长。中文系学士课程设置以文学为核心,兼及小学、史学、哲学及本土与域外研究,力求贯通古今,培养出平正通达、具有辽阔视野的学人。中文传播基础课程(简称FCC)的课程设置则涵盖了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的核心科目,完成本课程后,可衔接中国语言文学系、辅导与谘商心理学系或教育系的学士学位课程。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后,学生能具备系统的文史知识,不仅能阅读古典文献,也拥有一定程度的文本鉴赏、分析、研究和写作能力。
简而言之,本系的课程规划适应社会的发展,注重传承、发扬传统与鼓励创新精神,务求使中文系生兼具当前就业市场所需要的综合能力,为社会培养具有中文专业水平、富于人文素养及社会关怀、能肩负起文化传承的具综合素质能力的人才。
此外,作为国际汉语教育的培训基地,中文系提供了基础汉语课程给不谙华文者,亦提供了外系中文课程,即初级中文、中级中文及高级中文给不同中文程度的学生修读。凡在新纪元大学学院求学,而不谙华文者,必须修读至少两个阶段的基础汉语课程,并且达到及格水平,方可毕业。
中文系亦与中港台多所大专院校建立学术交流及姐妹校关系,与中国南宁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合作成立中马华人华文研究中心、与北京市教委旗下国际教育交流中心联办马来西亚汉语教师(或中文系生)研修班等,提供学生赴中国大学进行短期交流的机会,并曾主办《中小学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考》,在国际学校开办新纪元中文系HSK(汉语水平考试)强化班,致力推动国际汉语教育的发展。
新纪元中文系,扎根本土,面向世界。
愿景
致力于把新纪元大学学院中文系发展成为具有国际性、前瞻性的中文高等学府。
理念
扎根本土,面向世界。
(R/224/6/0018) (22.03.2021-21.03.2026)
(R2/010/3/0323) (09.10.2020-08.10.2025)
waishee.wong@newera.edu.my
huannjan.onn@newera.edu.my
yeanleng.ng@newera.edu.myangelylng@gmail.com
soonchong.mok@newera.edu.my
bonhoi.lew@newera.edu.my bonhoi.lew@gmail.com
shibin.tey@newera.edu.myteyshibin@gmail.com
weechuen.pek@newera.edu.my
suhui.lim@newera.edu.my
qingfeng.nie@newera.edu.my
siewjye.wong@newera.edu.my
wenjia.siew@newera.edu.my
mingren.lee@newera.edu.com
课程:中文传播大学基础课程任职:马来亚大学任期:2022-2024
课程:中文(荣誉)学士课程任职:马来亚大学任期:2022-2024
课程:中华研究硕博学位课程任职:新加坡国立大学任期:2022-2024
课程:中文(荣誉)学士课程任职:拉曼大学任期:2022-2024
课程:中华研究硕博学位课程任职:博特拉大学任期:2022-2024
课程:中文(荣誉)学士课程任职:Ninth Spectrum Gallery Sdn Bhd Founder & Director任期:2022-2024
在这里毕业后我顺利的完成在清华大学就学以及得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文学院的全面奖学金。非常感谢在这里求学时的扎实学术训练及视野开拓。从新纪元中文系毕业的学生们,迎向的都是更多的选择及更好的机会,我鼓励热爱中文、想进一步培养中国文学及语言专业的学生们选择就读新纪元大学学院中文系!
更多系友访谈信息
新纪元让我有家的感觉,短短三两年让我交获了一群良师益友。导师们的谆谆教导让我成长了很多,并有了自主的思辨和应变突发事件的能力。
专业教学和馆藏丰富成了学生成就学问的两大要素。繁重的课业和活动里老师们还能同时对学生注入关怀和用心,让人感到如沐春风。
导师们非常强调逻辑思维能力,严格要求学生备课,也会针对呈现者所准备的课题发问,也会要求每个呈现者提出思考题让同学们回答。正因为有他们的教导和栽培,让我们能够茁壮成长,在离开校园后也能撑起一片天。
优良师资和多元化课程,就读新纪元是我最正确的事。老师们还鼓励我们用最创意的方式来呈现中华文化,这包括了制作书签、灯笼、明信片和画册,非常有特色。如果没了新纪元的栽培,今天未必能够到海外继续深造。
因对中文的热爱,选择加入中文系。在学业上,当遇到各种难题,老师们总是能够给予适当的指导,使我认清方向。校方对小组讨论和论文撰写的重视让我拥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到北京求学!
导师们是我的偶像,因为他们有无人能敌的耐心指导着我们,让我们成长。严谨的论文教学让我能够升学北京后较为轻松地应对作业要求。对中文系的各位老师,心底都是非常喜欢、敬爱和感恩的。
就读中文系是个美丽的“误会”,因为我的中小学教育背景都是以英文为主。从第一个学期非常陌生的文字,到考取了《中小学汉语教师资格证》,要感激导师们无私还有用心的指导。如今有机会到国外进修,并朝翻译方向努力!
新纪元中文系的导师都是耐心的引导者,带领我们悟道又不失自我。学术深入浅出,通过古人的智慧,我无形中打好了闯荡社会的基础。工作后这份修养和认知,给了我不一样的明天。中文系年度重头戏——文学周让大家承担不同职位,在互相合作和交际中成长,吸取团队经验。所以说,系中是学践并重的。我鼓励更多的同学加入新纪元大学学院的中文系,因为进修和成长,是一件很棒的事。
在这里求学让我遇上良师益友。一起办大型活动如舞台剧和出版文集让我与同窗和导师们建立了浓厚的情谊。也许人生的意义就在寻找它的意义,而中文系将成为你往上跳跃的夯实地基。
2001年的时候,校园硬体设施未完善,师资阵容却极为优秀,让我启发甚大。这里是让人成熟,训练格局、方向、眼界、胸襟和本事的大专学府。
在这里的中文系颠覆了我对传统中文系的认知,除了咬文嚼字以外更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练得一身18般武艺。现今来到台湾升造,不会担心自己会落于人后。
我钦佩导师们的教学精神。刚开始的时候我完全不知道要怎么写论文,在老师的鼓励和努力栽培下,我的论文得奖了(第一届新曦青年学者论坛佳作奖)!未来,有着老师们的教诲,我一定能够在学术研究的路上走得更远!
我曾是系长,在新纪元求学除了学习文史哲,系列的活动更让我学会了自强不息的精神。承蒙老师们的推荐下终于可以出国深造的梦想。
我是新纪元大学学院中文系第18届毕业生全人教育奖得主,也是该届的系长。中文系非常活泼,除了严谨的教学,系内所主办的各种活动为我们提供了多样化的实践机会,并培养同学的自主意识。
丘凯文中文传播大学基础课程
新纪元的图书馆里设有一个参考书目区,总是冷清阒寂,渺无人烟。
陈慧欣中文传播大学基础课程在高中接近毕业的时候,我与多数人一样,经历彷徨及迷茫,宛如严重的选择困难症患者,不知如何抉择。
张倩伶中文传播大学基础课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丘凯文中文传播大学基础课程新纪元的图书馆里设有一个参考书目区,总是冷清阒寂,渺无人烟。那里头安放着沉重难明的大块头教科书,像是寂清的老人们,反刍着满腹经纶。偶然的一次机会,我进入了参考书目区,翻开了一部《辞源》。仿佛深入一座古老的字冢,幽微而深远。纸角泛黄处如沿途昏黄的煤灯,点亮盈尺。每一个方块字犹如苍老的魂魄,跋涉千年,身披风尘。一撇一捺都暗含时代的嬗递,每个折角,都寄居着故事。我一直觉得,我懂中文,是一件非常值得庆幸的事。如果我不懂中文,我永远不知道天涯有多么遥远;刻骨是一种怎样的相思;断肠又是如何的哀愁。我也永远不知道江南除了是一个笼统的地名,它身后更是朦胧烟雨,烟雨中埋着万世传诵的佳话。如果我不懂中文,所谓戎马江湖,滚滚红尘,恐怕只成一纸具文,又怎能知道这短短几个字,交织着无数人的爱恨嗔痴。有人可能会疑惑,为什么我不选择修读那些光芒万丈的科系,而选择了前景渺然的人文学科。我其实也答不上来,但我心里总是闪现《白马啸西风》的一句话。“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我偏偏不喜欢。”如果你喜欢,那就够了。后来有一天,当我合上了余华的《活着》,心里的思绪难以平息。那一刹那,我明白了中文所能带给我的,不只是史诗与歌赋、高山和流水。或者四年过去,我可能什么都没学会。但我终究学会了为这个世界痛彻心扉,泪流满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我们终将掉入生命的崎岖,命运的巷弄,亦终将明白我们这一生,磨难很长,余生很短。而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找到一件值得的人和事,并付诸于,一生的爱与深情。
陈慧欣中文传播大学基础课程在高中接近毕业的时候,我与多数人一样,经历彷徨及迷茫,宛如严重的选择困难症患者,不知如何抉择。而让我最后笃定自己的想法的是毕业后的沉思。我是理科生,上理科的时候,时间就慢得像一光年。讽刺的是我曾误以为自己喜欢理科,现实最终却打破我对它的想象。唯一不变的,就是对华语的爱恋。选择中文系,是因为家里环境的熏陶。父亲爱看历史、地理与文化类节目,也许间接使我关注中文文化的事物。我本身喜欢古诗词,甚至有中国风情意结,最爱中国风歌曲。其中,来到这里最重要的原因则是因为华文的美。华文博大精深,我想学习更多。无论是回望过去的历史,听其一则则的故事,从而领略5千年文化的深厚;抑或是阅读现代的作品,看一本本的小说及一首首的诗,了解文字的忧伤与欢喜,这些都让我雀跃不已、深深着迷。我想要知道更多更多——为了心中的踏实感与求知欲,所以我来到这里,来到中文系。
张倩伶中文传播大学基础课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方块字的美,尽都体现在古人所流传下来的字字句句。和印欧语系不同,汉字的构成是由一撇一捺、一竖一横拼凑起来组成一个意义分明的单词,有时甚至仅需短短几字,即能将意思表达出来。起初,念中文传播大学基础课程 ( FCC ) 本非我意,然而当上了一学期的课,我发现这门基础课程正是与我内心蕴含的某种价值观相契合。我喜爱游走于中文的字里行间,彷佛那滚滚黄沙就在我眼前上映。学校的图书馆从此成为我灵魂的港湾,那一本本或新或陈的书,载着我走遍这大千世界。如今,基础课程即将结束,眨眼间便得上中文系本科,在这短短一年的大学预科训练里,我不知道自己对这世界是否有更深一层的认识,然而我知道,这世界何其之大,必须用一辈子的时间悉心挖掘,而中文,正是那一把铲子。
地址
电话
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