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学系

新纪元首页 > 文学与社会科学院 > 东南亚学系 > 白伟权博士

白伟权博士

白伟权 博士
助理教授/东南亚学系系主任
weechuen.pek@newera.edu.my

学历: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地理学系学士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地理学系硕士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地理学系博士

专业领域
主修专业 地理学
研究方向 马来西亚区域地理、历史地理、地名学、华人研究
讲授课目 多元文化概论(基础班)、中国哲学与人生智慧(证书班)、中文大讲堂(基础班)
职历 新纪元大学学院中文系专任助理教授(2018-)
新纪元大学学院东南亚学系协调员(2019-)
国立中央大学客家语文暨社会科学学系博士后研究员(2018)
其他专业相关资历、职务等 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学术董事(2024-2026)
马来西亚华校董事会联合总会《独中教育研究期刊》编辑委员(2021-2027)
新纪元大学学院注册处(注册组)副主任(2021-2023)
新纪元大学学院注册处(课务组)助理主任(2018-2021)
新纪元大学学院《新光杂志》主编(2020-2022)
新纪元大学学院《新光杂志》执行编辑(2019-2020)
马来西亚董教总统一课程委员会地理科学科顾问(2018-2021)
马来西亚董总高中地理教科书《世界地理》执行编辑(2019)
马来西亚董总高中地理教科书《人文地理》执行编辑(2018)
马来西亚董总高中地理教科书《自然地理》执行编辑(2017)
东吴大学师资培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2017-2018)
东吴大学师资培育中心兼任讲师(2012-2016)
《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年刊》主编(2017-)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全球客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2017-2020)
《当今大马》专栏作者(2016-)
马来西亚董教总统一课程委员会地理科学科委员(2016-2018)
国家教育研究院地理名词审译委员会编辑委员(2012-2018)
中国地理学会秘书(2011-2013)
相关成果
学位论文 【硕士】《马来西亚柔佛州新山华人社会的变迁与整合(1855-1942)》(2011)
【博士】《国家、产业与地方社会的形构:马来亚拿律地域华人社会的形成与变迁 (1848-1911)》(2016)
学术发表 A. 专书
  1. 白伟权(2024),《拜别唐山:在马来半岛异域重生》,台北: 一八四一。
  2. 白伟权(2022),《赤道线的南洋密码:台湾@马来半岛的跨域文化田野踏查志》,台北:麦田。
  3. 白伟权(2015),《柔佛新山华人社会的变迁与整合: 1855-1942》,加影:新纪元学院。

B. 编著

  1. 刘健宇、李新元、白伟权、孔德维编(2024),《海洋亚洲的想象:全球化与去全球化》,台北:秀威。
  2. 庄仁杰 、莫家浩、白伟权编(2021),《2020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年刊-义山与华人社会》,新山: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
  3. 莫家浩、 白伟权、 庄仁杰编(2020),《2019年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年刊·柔佛百年华文教育 》,新山: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
  4. 白伟权、莫家浩、庄仁杰编(2019),《2018年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年刊·港主与地方社会》,新山: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
  5. 白伟权编(2018),《2017年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年刊·古庙、游神与地方社会》,新山: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
C. 期刊论文 (具审查制度)
  1. 白伟权(2024),〈客人成神—马来半岛位列仙班的客籍先贤〉,《在地》8: 55-65。
  2. 张翰璧、白伟权、蔡芬芳 (2021),〈信仰与族群关系:以马来西亚仙四师爷信仰为例〉,《民俗曲艺》214: 97-148。 (THCI, ACI, TSSCI)
  3. 白伟权(2021),〈绵裕亭无名墓:早期新山基层居民的遗迹〉,页3-20,《2020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年刊-义山与华人社会》。
  4. Pek Wee Chuen (2021) The Kong-Moon System in Larut: Chinese Social Relationships in Nineteenth-Century Perak. The Journal of the Malaysian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94(1): 25–50.
  5. 白伟权(2020),〈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新马华人对地名的诠释与标准化-以新加坡《叻报》为主要研究材料(1887-1932)〉,《历史人类学刊》18(2): 67-96。(THCI Core)
  6. Pek Wee Chuen (2020) Toponyms of a Colonial City: Street Names of George Town, Malaysia. Malaysian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9(2): 15-31.
  7. 白伟权、韦烟灶、徐胜一(2019),〈陆丰下南洋的故事:〈渡台悲歌〉续篇〉,页1-36,《台湾文献》70(3)。(THCI)
  8. 白伟权(2018),〈义兴与客家:谈十九世纪新山潮州义兴主导下的客家社群〉,页25-36,《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年刊》1。
  9. 徐胜一、洪致文、白伟权(2016),〈郑和航海在孟加拉湾及阿拉伯海遇到的季风挑战:以QuikSCAT风场为探讨基础〉,页1~22,《地理学报》。(TSSCI)(通讯作者)
  10. 陈国川、白伟权(2016),〈龟咯地区的垦殖与华人聚落的形塑〉,页53-115,《亚太研究论坛》。
  11. 白伟权、陈国川(2015),〈多重认同与族群边界:马来亚柔佛新山华人祖籍地意识的变迁1861-1942〉,页29~53,《华人研究国际学报》7(2)。
  12. 白伟权、陈国川(2014),〈从政治标示到族群边界:马来西亚柔佛州新山绵裕亭“氵月”与“皇清”墓的研究〉,页85~118,《南洋学报》68。
  13. 白伟权、陈国川(2014),〈认识早期华人社会面貌的视角—新山绵裕亭义山墓碑普查的研究〉,页53~75,《马来西亚人文与社会科学学报》3(1)。
  14. 白伟权、陈国川(2013),〈从甘蜜园至橡胶园:19世纪中至20世纪初柔佛的地景变迁〉,页65~102,《亚太研究论坛》58。

D. 专书文章

(I) 具审查制度

  1. 白伟权(2024),〈泛客家化:当代马来西亚客家新族群性的发展〉,收录于萧新煌、张翰璧主编《东南亚客家族群性的多样展现》。高雄市:巨流; 中坜:国立中央大学海外客家研究中心,页15-53。
  2. 白伟权(2023),〈从环境负载力的角度看19世纪拿律矿区华人社会的冲突〉,收录于宋燕鹏编《马来西亚华人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页148-180。
  3. 白伟权(2022),〈碑铭和书写:华人社会文化史〉,收于张锦忠、黄锦树、高嘉谦编《马华文学与文化读本》。台北:时报。
  4. 白伟权、陈国川(2020),〈多重认同与族群边界:马来亚柔佛新山华人祖籍地意识的变迁1861-1942〉, 收录于汪朝光编,《东亚变迁与周边世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页185-208(本文原载于2015年《华人研究国际学报》,经编辑部同意转载)。
  5. 白伟权(2020) ,〈 绵裕亭义山的“氵月 ” 墓 〉,收于安焕然编《新史料·新视角:青年学者论新山》,页1-24。新山:南方大学学院。
  6. 白伟权、张翰璧(2018),〈由小团结而大团结:星洲客属总会与南洋客家意识的传播与维系(1923–1957)〉,收于黄贤强编《会馆、社群与网络:客家文化学术论集》,页83-114。新加坡: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客家文化研究室、茶阳(大埔)基金会、八方文化创作室。
  7. 白伟权(2013),〈绵裕亭义山的「氵月」墓〉,收于吴华等编《九鼎传薪,世代为公:新山中华公会九十周年纪念特辑》,页449-463。新山:中华公会。
  8. 白伟权(2013),〈第七章 新庄市〉,收于陈国川编《台湾地名辞书卷十五:台北县(一)》,页246-319。南投: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9. 白伟权(2013),〈第八章 泰山乡〉,收于陈国川编《台湾地名辞书卷十五:台北县(一)》,页320-357。南投: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II) 不具审查制度

  1. 白伟权(2024),〈从九仙宫《兹将玄女妈宫捐款芳名列左》碑看白氏族人的扎根与发展〉,收录于《云聚大马,共创辉煌:马来西亚白氏公会39周年庆》,吉隆坡:马来西亚白氏公会,页132-141。
  2. 白伟权(2020),〈社区教育的理念、发展现况与实践〉,收于黄集初主编《马来西亚华文独中教育专刊》,页93-95。加影:马来西亚华校董事会联合会总会。
  3. 白伟权(2017),〈柔佛的自然环境概述〉,收于何国光、刘甲昌、萧开富编《士姑来华人地方史料汇编》,页10-15。新山:新山中华公会辖下西北区联络委员会。
  4. 白伟权(2015),〈19世纪的新山潮州领导社群:以绵裕亭的潮州“氵月”墓为研究〉,收于舒庆祥编《柔佛潮州八邑会馆八十周年纪念特刊》,页303-310。新山:柔佛潮州八邑会馆。
  5. 白伟权(2013),〈新山两座林亚相墓〉,收于吴华等编《柔佛义兴史料集》,页92-94。新山: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

E. 书评 (具审查制度)

  1. 白伟权(2021),〈寻找「同基异型」的客家性:评《海外客家研究的回顾与比较》〉,《客家研究》14(2):215-236。
  2. 白伟权(2018),〈书评:考证功力十足的文史掌故作品——《柔佛地方史话》〉,《学文》13:128-13
  3. 白伟权(2014),〈书评:Maps of Malaya and Borneo: Discovery, Statehood and Progress〉,《南方大学学报》2:226-227。
  4. 白伟权(2014),〈书评:马六甲三宝山墓碑集录(1614-1820)〉,《马来西亚人文与社会科学学报》3(2):101-104。

F. 研讨会文章

  1. 白伟权(2024),〈马台民间宫庙互动下的信仰地景:以马六甲三忠宫为研究〉,发表于2024年8月24-25日马来亚大学马来西亚华人研究中心举办,马来西亚-台湾历史、文化与教育关系国际研讨会。
  2. 白伟权(2024),〈东南亚华人娼妓的社会文化变迁:19世纪-20世纪初新加坡长泰街的生活日常〉,发表于7月9日-11日美国亚洲研究学会、印尼日惹加查马达大学举办“美国亚洲研究学会年会”。
  3. 白伟权(2024),〈马六甲华商与中、南马华人地域社会的双元性〉,发表于2024年7月3-6日南方大学学院主办“甲地与府城:近世东亚港口城市的创造与再生”研讨会。
  4. 白伟权(2024),〈从拿律至近打:北马华人矿区地域的形成〉,发表于2024年6月29日韩江传媒大学学院主办,第1届马来西亚国际汉学研讨会。
  5. 白伟权(2023),〈泛客家化:当代马来西亚客家新族群性的发展〉,发表于2023 年 9 月 23 日客家委员会、桃园市政府、新竹县政府、国立中央大学主办,2023世界客家研究大会全球客家研究联盟国际双年学术研讨会。
  6. 白伟权(2018),〈从环境负载力的角度看十九世纪拿律矿区华人社会的冲突〉,发表于2018年6月10日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广州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主办,「第四届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双年会」。
  7. 白伟权(2017),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新马华人对地名的诠释与标准化:以新加坡《叻报》为研究(1887-1932)〉,发表于2017年12月19日中央研究院明清史推动委员会主办,「2017 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8. 白伟权(2017),〈英治时期马来亚街道名称中的地名专名:以新加坡、槟城和吉隆坡为比较研究〉,发表于2017年5月14日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地理学系主办,「第21届台湾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
  9. 白伟权(2017),〈港门体系:19世纪拿律华人矿区的开发及组织方式(1848-1874)〉,发表于2017年6月2日国立暨南国际大学东南亚学系主办,「2017年第十九届台湾的东南亚区域研究年度研讨会」。
  10. 白伟权(2015),〈资源、国家与利益集团:19世纪末马来半岛边区拿律地域华人社会的形成〉,发表于2015年11月20-21日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主办,「第四届 族群、历史与地域社会」。

G. 翻译(具審查制度)

  1. 白伟权、黄燕仪(2019),〈经典译注:新加坡义兴公司的崛起与没落〉,页131~156,《208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年刊·港主与地方社会》。

H其他 (报章专栏)

  1. 白伟权(2016年9月10日),〈从君民和谐到各族和谐:柔苏丹与华社御茶会的思考〉,《当今大马》:https://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355310
  2. 白伟权(2016年10月7日),〈柔佛新加坡联邦可能吗?〉,《当今大马》:https://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358177
  3. 白伟权(2016年11月15日),〈反思华人这个外来者〉,《当今大马》:https://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362901
  4. 白伟权(2017年3月1日),〈华人籍贯文化还重要吗?〉,《当今大马》:https://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374107
  5. 白伟权(2017年5月16日),〈我们是苦力猪仔的后代吗?〉,《当今大马》:https://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382350
  6. 白伟权(2017年7月25日),〈忠义为先?:谈过度想象的会党历史〉,《当今大马》:https://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389731
  7. 白伟权(2017年9月26日),〈华人矿工吃什么?:管窥拿律地方连结史〉,《当今大马》:https://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396308
  8. 白伟权(2017年12月27日),〈矿工吞云吐雾促成边区开发〉,《当今大马》:https://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406705
  9. 白伟权(2018年3月16日),〈港大的陆佑铜像:寻访香港与马来亚的历史联系〉,《当今大马》:https://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415928
  10. 白伟权(2018年7月23日),〈海山大哥与港大系主任:赖际熙与马来亚的联系(上)〉,《当今大马》:https://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435453
  11. 白伟权(2018年7月24日),〈海山大哥与港大系主任:赖际熙与马来亚的联系(下)〉,《当今大马》:https://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435650
  12. 白伟权(2018年9月18日),〈陈秀连的跨域事迹:兼谈拿律的地理意义〉,《当今大马》:https://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443601
  13. 白伟权(2019年1月20日),〈被遗忘的《邦咯副约》:纪念拿律终战145周年〉,《当今大马》:https://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460945
  14. 白伟权(2019年3月18日),〈看得见的拿律女性:英治前夕一场妇女营救行动〉,《当今大马》:https://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467068
  15. 白伟权(2019年6月28日),〈威震南邦:拿律战争与锡克人的扎根〉,《当今大马》:https://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481596
  16. 白伟权(2019年10月16日),〈锡矿产业链中的拿律—槟城福建商人〉,《当今大马》:https://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496144
  17. 白伟权(2020年1月1日),〈寻找消失的拿律旧矿区〉,《当今大马》:https://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505525
  18. 白伟权(2020年3月16日),〈太平凤山寺碑记:石头上的社会关系图〉,《当今大马》:https://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514874
  19. 白伟权(2020年5月28日),〈疫情即生活:19世纪的华人、矿工、脚气病〉,《当今大马》:https://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527636
  20. 白伟权(2020年10月30日),〈Mukim,被遗忘的行政区划〉,《当今大马》:https://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548719
  21. 白伟权(2021年1月11日),〈谈独中新编高中地理(上):我们需要怎样的地理教育?〉,《当今大马》:https://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558430
  22. 白伟权(2021年1月21日),〈谈独中新编高中地理(下):打造全民教科书〉,《当今大马》: https://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559902
  23. 白伟权(2021年2月18日),〈槟城大伯公街福德祠里的拿律大佬〉,《当今大马》: https://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611149
  24. 白伟权(2022年12月23日),〈怡保街路牌上的华人矿家溯源〉,《当今大马》: https://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649131
  25. 白伟权(2023年5月9日),〈前殖民时期的拿律矿主:从岭南庙冢的同治古墓谈起〉,《当今大马》: https://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664413
  26. 白伟权(2023年6月27日),〈怡保大钟楼与拿督沙谷广场的超时空咒怨〉,《当今大马》: https://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670048
  27. 白伟权(2023年10月27日),〈十九世纪,游走于中国及马来海域的双国籍华人〉,《当今大马》: https://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684361
  28. 白伟权(2024年2月6日),〈被封印在英校里的华教先贤〉,《当今大马》: https://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695419
  29. 白伟权(2024年4月19日),〈邱天德:会党大佬,还是能屈能伸的商人?〉,《当今大马》: https://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702885
  30. 白伟权(2024年8月13日),〈海山师爷与义兴蓝卓〉,《当今大马〉: https://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715363
获奖记录 研究相关
  1. 星州日报2022年读家十大选书(非文学类):《赤道线的南洋密码:台湾@马来半岛的跨域文化田野踏查志》
  2. 2017年「台湾东南亚学会东南亚区域研究博硕士论文奖」博士论文组第一名。
  3. 研究生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2014文史与社会国际论坛:全球视野下的亚太」)
教育相关
  1. 东吴大学「101学年度第一学期课堂反应问卷」施测结果居学校前11%-25%。
  2. 东吴大学「101学年度第二学期课堂反应问卷」施测结果居学校前11%-25%。
  3. 东吴大学「103学年度第一学期课堂反应问卷」施测结果居学校前10%。
  4. 东吴大学「104学年度第一学期课堂反应问卷」施测结果居学校前11%-25%。
  5. 2020年度新纪元优秀服务奖
专业证照 中华民国助理教授
中华民国讲师证
马来西亚教育部讲师证
讲演经验
讲题 地点 年月
(1) 学术单位
1 拜别唐山与华人研究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2024.11.15
2 马来西亚的族群与区域地理 马来亚大学 2024.8.19
3 拜别与臆造:华人本土史话书写的新史料与新视野 南方大学学院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 2024.2.7
4 研究方法:文化地景与田野调查」 马来亚大学马来西亚语言与应用语言学系 2023.11.11
5 地理学与数位人文工作坊 马来亚大学中文系 2023.10.20
6 派衍海国:东南亚海洋贸易港市中的新埯邱氏族人 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 2023.9.26
7 马来半岛的华人传统与民俗考察 香港都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 2022.3.17
8 「马来亚」:殖民经济、族群文化与区域划分 国立台湾大学中文系 2021.11.25
9 霹雳华人矿家胡氏家族的在地发展故事 新纪元文学与社会科学院 2021.7.29
10 马来西亚现代社区的华人庙宇 国立中山大学台港国际研究中心 2021.7.1
11 马来亚的客家聚落:分布形态、社会连结与人文景观 马来亚大学文学院、全球客家研究联盟 2021.3.6
12 地理资讯系统与马来西亚数位人文研究 国立交通大学 2019.10.5
13 理论与实务:地理学观点下的东南亚华人研究 国立交通大学 2019.10.3
14 马来西亚这个国家的整体认识殖民经济、区域划分、族群关系 马来亚大学中文系 2019.8.7
15 华教你在东南亚的名字与身份? 新纪元大学学院、南方大学学院、韩江大学学院、香港中文大学 2019.6.11
16 国家.经济与华人移民社会: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台湾与马来西亚的跨域比较 国立台湾大学中文系 2019.3.21
17 从半熟蛋文化看马来半岛华人地域社会的划分与形成 国立东华大学台湾文化学系暨研究所 2019.3.20
18 从半熟蛋文化看马来半岛华人地域社会的划分与形成 国立成功大学台湾文学系 2019.3.19
19 战前马来亚新山华人社会的多重认同与族群边界(1861-1942) 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 2018.12.7
20 『众声喧哗』的南洋:谈19世纪以来马来半岛华人的语境变迁 台湾中原大学 2018.3.11
21 马来西亚华人及多元族群关系 醒吾科技大学 2017.12.15
22 马来西亚这个国家的整体认识:殖民经济、区域划分、族群关系   国立交通大学人文社会学系 2017.6.26
23 多元视角下的马来西亚华人 淡江大学全球政治经济学系 2017.3.29
24 马来半岛矿业边区:拿律地域华人社会的研究 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 2016.3.14
25 绵裕亭与新山早期华人社会 马来亚大学华人研究中心 2013.8.13
26 族群与地名:马来西亚的语言地理考察  国立东华大学台湾文化学系 2013.10.12
27 绵裕亭的『氵月』墓与义兴时代的新山 新山陶德书香楼 2013.2.27
28 From Gambier to Rubber: the Landscape Changes in Southern Malaya, 1844-1942 国立东华大学台湾文化学系 2012.5.18
(2) 中学
1 东南亚华人的社会经济与区域发展:锡矿经济带起的北马地域 教育部国民及学前教育署高级中等学校探究与实作南区课程推动中心 2024.10.16
2 东南亚华人的社会经济与区域发展:热带栽培业的南马地域 教育部国民及学前教育署高级中等学校探究与实作南区课程推动中心 2024.10.3
3 景贵之野望——拿律战争史迹踏查行 坤成中学 2024.5.25-27
4 百年前的矿工吃什么?? 大山脚日新独中 2024.4.19
5 拜别唐山发现南洋:地理学者眼中的马来半岛华人社会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普通高级中学课程地理学科平台 2024.3.20
6 赤道线的南洋密码 柔中学古来分校 2023.9.9
7 史地交响乐工作坊 大山脚日新独中 2019.9.14-15
8 巴生四独中柔佛海岸考察 巴生兴华中学 2019.5.18-20
9 「雪隆森史地科研习分享会」:〈历史与地理的结合:从半熟蛋看马来亚华人地域空间的形成〉 芙蓉中华中学 2019.4.20
10 一颗鸡蛋看马来西亚的区域划分 巴生兴华中学 2017.8.5
11 从日常生活窥视多元文化的马来西亚 崇光女中 2017.1.4
12 多元视角下的马来西亚华人 云林县麦寮高中 2016.12.26
13 北台湾(台北、宜兰)自然与人文风貌深度考察活动 马来西亚宽柔中学学科主任赴台参访团 2016.12.10、12
14 生活中的大历史:新马地区的语言与地名考察 桃园市立中兴国民中学 2016.4.2
15 The Historical and Traditional Taipei Field trip in Taipei 台北市立永春高級中學 2015.12.15、22
16 地理科教师专业成长研习-GIS软体操作、地图桌历制作、GPS仪器结合Google map 制作地图 新北市立新北高级中学 2013.10-12
17 深耕海线—海岸实察工作坊 云林县四湖乡私立天主教文生高级中学 2013.6.26
18 地理资讯系统应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 新店高中 2013.5.1
19 如何培养环境敏感度 新山宽柔中学 2011.7.16
20 如何培养环境敏感度 巴生光华独中 2011.7.13
21 如何培养历史眼 新山宽柔中学 2011.2.16
22 电脑地理制图 新山宽柔中学 2009.8.29
(3) 其他
1 从九仙宫碑看新马地区白氏族人的定根与发展 新加坡白氏公会及九仙宫 2024.11.16
2 走墓寻碑——从福建公冢看北马华人大时代 槟城福建联合公塚 2024.10.19
3 跨山越海:马新地区白氏族人的定根与发展 马来西亚白氏公会 2024.8.31
4 马来半岛华人义山文化与北马华人地域社会 城视报、槟城和谐机构 2024.4.21
5 史地科马来西亚本土案例演释 董总考试局 2024.4.11
6 陆佑——从拿律到雪兰莪的商矿大佬 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 2023.8.16
7 台湾@南洋:大历史与小故事 星洲日报花踪文学奖工委会、驻马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等 2023.7.31
8 景贵之野望——拿律战争史迹踏查行 董总教师教育局 2023.5.27-29
9 走入你家的田野:材料、问题意识和意义 亚答屋84号图书馆 2021.1.16
10 《世界地理》编写理念 董总 2020.2.15
11 拉律战争时期的那些人那些事 近打锡矿工业博物馆 2019.10.27
12 拿律战争 导游学院 2019.9.24
13 从义山看早期本地华人的生死观 富贵集团生命经理师研习会 2019.6.13
14 为何会叫义山?本土华人墓碑的故事,你了解吗? 爱FM话龙点经 2019.4.1
15 年刊本土研究的新方向:一个跨域的视野 新山中华公会 2018.5.31
16 新山慨过去你知几多?! (粤语) 新山广肇文物馆 2018.2.11
17 『离经叛道』的马来西亚华语:马来半岛的语言地理考察」 台北灿烂时光东南亚书店 2017.1.6
18 反清复明?揭开东南亚天地会组织的神秘面纱 台北灿烂时光东南亚书店 2016.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