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aged/owned by New Era Edu Sdn Bhd[201401008960 (1085038-D)]
一、《中文•人》与《中文人系列》
本着两大关怀重点,本校中文系讲师毅然组成编委团队,加上中文系学生的协助,凭一股热情和冲劲,以业余方式创办《中文•人》文史杂志,一年出版两期。《中文•人》的第一关怀重点是重唤文史关怀,并以文史为定位;第二则从内容及学人两大方面来强调“本土关怀”。本刊内容除了强调以马新乃至整个东南亚作为主要撰写内容或对象,也兼及中港台或西方的文史范围。此外,本刊也强调文史资料的整理,借此呼吁国内学人对史料的重视。在学人方面以马新学人为主导,他们在选材方面不受限制,可撰写本土、中港台或西方的题材;至于海外学人则仅能撰写东南亚的题材。
《中文·人》创刊号 专题:文学专题
《中文·人》第二期 专题:马共专题
《中文·人》第三期 专题:东南亚汉学
《中文·人》第四期 专题:现代马华
《中文·人》第五期 专题:华·马对话
《中文·人》第六期 专题:观察家
《中文·人》第七期 专题:出版人
《中文·人》第八期 专题:在地语
《中文·人》第九期 专题:书写婆罗洲
《中文·人》第十期 专题:看城
《中文·人》专号系列① 马新学术史研究概览
《中文·人》第十一期 专题:印華春風
《中文·人》第十二期 专题:诗与动地吟
《中文·人》第十三期 专题:黎紫書
《中文·人》第十四期 专题:回忆雪风
《中文·人》第十八期 郑诗傧主编《中文人:家,何处是归宿》
《中文·人》第十九期 《落日余晖:手作与匠心的日常》
《中文·人》第二十期 《恋恋》
《中文•人》于2014年进行改版,从版面设计到内容进行全面革新,以清新轻简的版面设计为导向,内容则通俗之余不失学术,并更名为《中文人系列》。目前已经出版了“地方志”、“马华儿童文学”及“从传统走向创意”3个系列专号。
《中文人系列》① 专题:地方志
《中文人系列》② 专题:马华儿童文学
《中文人系列》③ 专题:从传统走向创意
二、中文系文集
中文系于1999年出版第一本师生作品集《有声画》,作品集收辑师生作品,包括散文、新诗和小说,让读者一窥中文系师生的文学情缘、文学表现及文学学习。往后中文系师生再接再厉,先后出版了另外的7部中文系文集,它们是《书写品》、《现成品》、《记忆出口》、《林光荟影》、《非自然》、《赤子之心》。于2018年,更集结了学生作品,出版了翻译文集《学译》。2020年,中文系在疫情肆虐下,仍坚定不移地出版了新文集《飞行心情》,以排解受困于行管令的困顿心绪。
《学译》简介
《学译》由曾荣盛老师主编,收集了2018年中文系“翻译与实务”选修课同学之优秀译作。 曾老师曾任本系“翻译与实务”选修课讲师,授课期间发现学生们的译作很是不错,故想收集之,再赋予出版。
文集的选稿、校稿、排版至出版皆由曾老师亲力亲为,带领学生出版了这本翻译文集——《学译》。《学译》共分为四辑,分别是”上翻译课”、“诗歌翻译”、“乌士曼阿旺”与“课外译作以及参考资料”。
《飞行心情》简介
受困的反义是飞行,而飞行的模式是脱轨。按上手机与自己的关机按钮,把在现实中游离的身体抛入时差以外,一段荒芜的旅程中。
世纪疫病将一个个国境的阀门给紧锁几近一年,阀门内的人或如湍流亟欲从门缝流泻出来;或如底下不动的石块静待不同色系的旅人进去。当出走已然成了可廉宜可奢华的新世纪消费模式,人们似乎再也回不去过往的框圈,飞行心情早已是世界的常态。
行管令首次落实之际,新纪元中文系学生文集《飞行心情》亦顺利出版,仿佛暗喻了物理受限也抵不住心灵的脱轨状态。文集收录了十一名年轻作者的旅途见闻,以青春正盛的眼光打量呈现在眼前的世界。从台湾、香港、曼谷,乃至意大利和新西兰,他们的足迹或许与世上无数人重叠交错,然而他们带回来的文字却新颖美好。
中文系文集1 《有声画》
中文系文集2 《书写品》
中文系文集3 《现成品》
中文系文集4 《记忆出口》
中文系文集5 -《林光荟影》
中文系文集6 《非自然》
三、全国大专文学奖特辑
为了推动全国大专文学奖,鼓励写作,中文系连续主办了好几届的全国大专文学奖,并在活动结束后将各届的得奖作品结集行世。这些文集共有4部,它们是2008年的第15届全国大专文学奖专辑《枝节末梢的云》和第16届全国大专文学奖专辑《慢慢走》,2010年的第17届全国大专文学奖专辑《南方鸟》,以及2013年的第18届全国大专文学奖专辑《停车未停》。
四、中文系论文集
中文系迄今共出版了3部论文集,即2004年出版的《新纪元学院中文系学生论文集(2000——2001)》,2007年出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记忆与书写》及2009年出版的《2008年中国古典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新纪元学院中文系学生论文集(2000——2001)》
《中国现当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记忆与书写》
《2008年中国古典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六、其他专着
1. 《回归教育》
此书乃新纪元学院与张雅山教育基金在2010年联合出版。作者是马六甲培风校长邓日才,长期在报章杂志笔耕,所写内容皆与教育有关,书中所收是邓校长近10年来的文稿,共106篇,分为7辑。所论有三,一为教育时事评论,二为剖析教育理论,三为国家和华文教育作理论建设。
2. 《中国散文简史》
谭家健教授撰。本书以简明扼要、清晰精准的文字,概述3千余年中国散文发展的历史。起于先秦,次及两汉、六朝、唐、宋、元、明、清,迄于五四白话文兴起之前,共文章35讲。有选择地介绍历代著名作家230余人,分析其作品的思想价值、艺术特色、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勾勒出古代散文在文章体裁、写作风格、以及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先后继承、演进的轨迹。对于一些传送千古的名家名作,以相当篇幅做深入细致的解剖。每一讲之末附录两三篇作品并加简注,以利读者将文学将文学史学习与文学作品鉴赏便利地结合起来。这种编写方式,在目前尚不多见。本书属于教材性质,可以作为大专院校中文系师生教学参考书,也是适合广大的中国文学爱好者的知识读物。此书乃谭家健教授授权新纪元出版,希望借此提升新纪元中文系的学术声望,同时也表达谭教授对民办华文大专的爱护与认同。
五、系庆专辑系列
系庆专辑系列(1998.3-2018.2) 《琅琅其璞:新纪元中文系二十昭华》 Radiant Potential - Twenty Glorious Years of the NEUC'S Chinese Departmen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版人:莫顺宗 顾问 :伍燕翎 主编 :郭思韵 助编 :李明诗 上编编撰:郭思韵、潘佳雯、彭会婷、王欣慧、谢淑雯、周洁恩 下编惠稿:蔡慧丽、蔡晓玲、陈建发、陈湘琳、陈祖泉、邓系友、高慧铃、何征仓、洪芯仪、黄汉仁、李慧文、李金发、 李明诗、李毓琪、梁馨元、廖文辉、林碧金、林婉婷、林伟杰、卢敏敏、罗燕婷、莫顺宗、潘佳雯、潘雪儿、 潘漪铃、彭会婷、邱彩韵、邱君豪、沈志祥、谭家健、童敏薇、王欣慧、王秀莹、吴采芬、邢诒旺、严立模、 杨清龙、叶丁心、叶建勇、余宗发、张东海、郑佳仪、郑诗傧、周洁恩、周长键 封面题字:汤顺兴 排版设计:洪芯仪 出版 :新纪元大学学院中文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NEW ERA UNIVERSITY COLLEGE Blok B&C, Lot 5, Seksyen 10, Jalan Bukit, 43000 Kajang, Selangor DE, Malaysia. 承印:益新印务有限公司 Percetakan Advanco Sdn Bhd 21, Jalan Segambut Selatan, 51200 Kuala Lumpur, Malaysia. 版次:2018年7月第1版 ISBN:978-983-3257-79-3 定价:RM60
简介
本书于2018年7月新纪元中文系廿周年系庆启动会上推介。其编撰,意在回顾本系历程之余,铭镌过往二十春秋里师生绘出的精彩,辑录其后岁月流光中系友绽放的风采。全书八卷归为两编,上编四卷由编委载记本系师生,下编四卷蒙师长系友各方惠稿,以屈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分别系之。这是一部,从资料蒐集、整合撰著,到征图汇稿、逐级勘误,及至封面题字、排版设计,均由本系儿女联袂完成以奉予母系的倾情之礼。
目录 电脑版低质预览下载
地址
电话号码
电邮
办公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早上8点半至下午5点(星期六、星期日及公共假期休息)